荷蘭的藝術
荷蘭擁有品位高雅、燦爛輝煌的文化藝術;各大型博物館的大量收藏價值非凡;戲劇與音樂領域表現范圍寬廣、內容豐富多采;藝術家們更擁有廣闊的天地進行不同創(chuàng)新藝術的嘗試。一年一度的各類藝術節(jié)上,荷蘭本國與國際作品競相輝映。中央政府著力于促進荷蘭藝術實踐的質量與多樣性,以財務補貼的方式激勵藝術創(chuàng)作與藝術品購買。文化藝術顧問委員會作為科教文部長的顧問機構,在藝術與藝術政策方面協(xié)助政府。
1.文學
盡管閱讀荷蘭文的讀者相對甚少,荷蘭卻擁有豐富的文學遺產,數世紀以來孕育出多位有分量的文學作家。從詩人與每年發(fā)表的詩集量來看,荷蘭甚至名列世界第三。
2.音樂
經典音樂方面,荷蘭擁有大量的管統(tǒng)樂團,分布在全國各地。其中最負盛名的為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廳管弦樂團,該團經常在國外演出。著名的小型樂團有十八世紀管經樂團、阿姆斯特丹巴洛克管弦樂團以及阿姆斯特丹的斯宏伯格樂團。

(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廳管弦樂團)
3.舞蹈
荷蘭的現代舞蹈名震遐邇。奇廉任藝術指導的荷蘭舞蹈團。鹿特丹的斯卡皮挪芭蕾舞團主要上演經典的羅曼蒂克保留劇目,但也對一些二十世紀芭蕾舞劇作家的作品情有獨鐘,如美國的巴蘭欣,荷蘭的范丹茲赫范馬吶恩和范斯?。
4.戲劇
荷蘭有大量的職業(yè)劇團。其中包括專門上演傳統(tǒng)保留劇目的小型劇團,后者注重追求音樂技巧、摹擬表演和各種新式聲光技術的融合。多赫特盧普更是經常性地在國外上演各種大型國際性劇目。阿姆斯特丹和安特衛(wèi)普(比利時)每年都舉辦喜劇藝術節(jié)。
5.繪畫、雕塑與美術設計
荷蘭經久不衰的繪畫傳統(tǒng)享譽世界,孕育出繪畫大師倫勃郎、哈爾斯、弗美爾、凡高、蒙德里安等。但當代繪畫與雕塑藝術家們也成績蜚然,保持荷蘭藝術的傳統(tǒng)高度。荷蘭當代藝術家在國際藝術活動中頻頻曝光,如在著名的維也納的拜茵那勒和卡塞爾的多庫曼塔國際藝術博覽會上。戰(zhàn)后最杰出的畫家為卡若阿拜爾和康乃爾二者均為眼鏡蛇運動的成員,且至今仍很活躍。其它著名當代藝術家有:范艾樂克、迪柏茲、斯特盧肯、斯霍爾特、柔琳、杜瓦絲。
荷蘭美術設計所重點強調的特色概念為:簡單、明快與樸素。最典型的例子為風格運動成員的作品,“風格”是一個美術設計師與藝術家組織,對荷蘭1920年前后的藝術氣候產生了重大影響。著名的代表人物為蒙德里安、多斯堡和里特弗爾德。著名的里特弗爾德之椅可被視為美術設計里對稱與幾何造型的典型代表作。
荷蘭的青花瓷——代爾夫特藍瓷博物館
或淡如碧空,或深如瀚海,雖同為藍色,但卻在素自的陶胚上幻化出千百種藍;或線如刀削,或暈如墨染,千百種藍色,便構成了一幅幅精妙絕倫的圖案,荷蘭能工巧匠自300多年前對中國青瓷的模仿,所制成的“代爾夫特藍陶”如今已經貴為荷蘭國寶。但賞玩之間.這一“別樣青花”卻依然透露出與中國的青花瓷極為相似的韻味:質樸卻高貴,典雅而清新。歷史記載,1602年荷蘭東印度公司成立之后,它的船隊從中國運回了大量的瓷器,其中不乏精美絕倫的青花瓷這種在白色胎體上裝飾藍色花紋的青花瓷受到了荷蘭民眾的追捧,于是荷蘭工匠開始仿效青花瓷,并最終創(chuàng)造出了這一雖源自中國青花,但制作工藝完全不同、而且融合諸多荷蘭特色的“藍陶”。這最初的工藝技術和靈感來自于中國的荷蘭國寶到底有著怎么樣的歷史呢?

代爾夫特小城(Delft)美麗而安靜,離海牙不到20公里,有著七百多年的歷史。代爾夫特雖然地方不大,卻保留不少古雅景物和荷蘭歷史的見證。如頗受當地人尊敬及愛戴的荷蘭皇室歷史、曾叱咤風云的東印度公司往事、舉世聞名荷蘭名畫“戴珍珠耳環(huán)的少女”的大師維米爾(Johannes Vermeer)生活場景,國際法之父格老修斯誕生地點——均令人無限向往。
目前皇家藍瓷的大眾產品線中還是傳統(tǒng)荷蘭風格的最受歡迎,比如郁金香花瓶,木鞋和風車這樣典型“荷蘭標志”的工藝品。目前皇家藍瓷有400多個產品系列,10個畫師,15個燒制工人在這里工作。

紀念瓷
米菲兔 七彩花盤
瓷畫
除了生產傳統(tǒng)的工藝品以及茶杯托盤等日用品,皇家代爾夫特瓷器廠還定期嘗試具有挑戰(zhàn)性的藝術項目。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中倫勃朗的《夜巡》,是代爾夫特藍瓷版本。這件作品代表代爾夫特藍瓷的最高水平,是兩位目前已經退休的老畫師從1999年開始制作的,用了大約一年零兩個月時間才完成,為重現倫勃朗的名畫,他們共燒制了480塊瓷片。
《夜巡》局部

(另一幅瓷畫)
“一顆永流傳”的神話—阿姆斯特丹鉆石博物館
“手上的一吻多么令人陶醉,可是只有鉆石才是女人最好的朋友!边@是瑪麗蓮•夢露在影片《嫁給百萬富翁》中的經典歌詞, 世上還有什么東西能比鉆石更令女人無法拒絕?也許,除了愛情,但有時就是愛情也敵不過鉆石那璀璨的光芒, 因為在那顆小小的,美侖美奐的,光彩奪目的石頭里,她看見的,是自己一生最美的夢。
(散發(fā)著詭異光芒的“鉆石骷髏”寓意著什么呢?邪惡還是財富?)
歡迎來到阿姆斯特丹的鉆石博物館,阿姆斯特丹是世界知名的鉆石交易中心,其加工工藝世界一流,鉆石博物館也算是荷蘭的特色博物館了。

進入這個璀璨的空間,入口處的大屏幕上,四個“C”不停閃爍著光芒,代表了切割cut,重量carat(克拉),顏色colour和透明度clarity,這便是世界鉆石貿易中使用的質量標準4c。16世紀,鉆石交易就引進阿姆斯特丹,400年來,阿姆斯特丹一直是全球的鉆石重鎮(zhèn)之一,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阿姆斯特丹鉆石切割工匠獨特的手工技術,阿姆斯特丹鉆石切工(Amsterdam Cut)早已變成完美切割與高品質鉆石的代名詞。作為一個博物館,這里展示了若干獨特的主題,比如原始的采礦設備和礦井圖片,用來切割、研磨、拋光的真實的工具,作坊內景;以及世界皇室珍貴的王冠復制品;世界知名鉆石的復制品,當然,還有真正的鉆石。

(顯微鏡下就是吉尼斯世界紀錄的世界最小切割鉆石)
其實鉆石并非只是裝飾品,金剛石的工業(yè)用途,如以金剛石為基礎的加工工具,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而荷蘭人的精湛技藝,從收集到的從本世紀初開始的有代表性的機器上可見一斑,展出的機器有鋸、金剛石磨銷機、拋光臺,都有詳細的使用說明。為了充分證明阿姆斯特丹切割不愧被鉆石鑒賞家認定是"無瑕疵切割"的代名詞,二樓走廊里還展出了一顆獲得吉尼斯世界紀錄的最小切割過的鉆石,僅有0.00012克拉,但卻有57個切面的世界最小鉆石,需要用放大鏡才可以看到。
不過人們最感興趣的還是名鉆展覽:全世界最有價值的20顆鉆石的復制品,彩色鉆石、鉆石珠、異形鉆等,每顆都附上一段離奇曲折的故事,讓它充滿了傳奇色彩,而二樓關于世界各國皇室的皇冠復制品的臨時展覽同樣讓人大開眼界。

這里還可以看到關于鉆石的一些有趣展示,比如歷史上著名鉆石大盜的新聞簡報。走廊的墻上掛著鑲“鉆”的梵高名畫“星空”。

博物館有一間特別的房間,里面的玻璃如同鉆石的切割面,輝映出中央的那個鑲滿了仿真鉆石,散發(fā)著獨特氣質及璀璨光芒的骷髏頭骨,似乎向你講述著關于鉆石不為清世人所知的秘密。
荷蘭國家博物館
(博物館內部走廊)
荷蘭國家博物館(Het Rijksmuseum Amsterdam)位于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是荷蘭最大的博物館,宮殿式建筑氣勢恢宏,藏有大量世界知名的藝術珍品。以收藏荷蘭繪畫名家頂峰時期的杰作而出名。該館最引人注目的收藏莫過于17世紀“黃金時代”的荷蘭繪畫,其中包括倫勃朗、韋梅爾、弗朗斯·哈爾斯以及揚·斯滕等人的藝術杰作。而博物館中最負盛名的無疑是倫勃朗的巨幅油畫作品《夜巡》。此外,博物館還陳列著眾多其他引人入勝的珍貴藏品。

倫勃朗《夜巡》局部
阿姆斯特丹歷史博物館
阿姆斯特丹歷史博物館(Amsterdams Historisch Museum)前身是修道院及孤兒院,1975年才改設成博物館,館內藏有許多關于阿姆斯特丹歷史的文物,從13世紀到今天的轉變點滴,盡化為繪畫、模型、手稿陳列在近20間的展覽室中,市民數百年的生活原貌被完整紀錄與保存,透過系統(tǒng)陳列帶領觀者輕松進入歷史,其中圣靈西亞修道院回廊中展示為數眾多從運河古老的宅第山形屋上間楣浮雕,豐富有趣。
魔法童話餐廳

荷蘭鄉(xiāng)間小鎮(zhèn)上的餐廳,卻是一個格林兄弟的童話世界,熟悉的童話人物和故事喚醒了每個成年人心中對那些遠去的純真快樂的回憶…

監(jiān)獄酒店

想住監(jiān)獄嗎?貨真價實的大鐵門,單人牢房,手銬,囚犯服,只是這里的“房費”比較貴,又一座荷蘭特色的設計酒店,在荷德邊境小城魯爾蒙德(Roermond)開業(yè)了。
1863年, Roermond市拘留中心Het Arresthuis建成,廢棄多年后,2002年重新啟用,這一次是用來關押毒品走私販,尤其是那些被稱作“Balloon Swallowers”(吞咽藏毒)的人體走私販, Het Arresthuis也因此被稱作“膠囊監(jiān)獄”。這座關押臭名昭著的毒品販子的監(jiān)獄終于在2007年永久關閉,鑒于這是一座具有歷史意義的建筑,當地政府決定對其進行保護性維修和重建。而荷蘭最大的酒店連鎖集團Van der Valk也伸出了橄欖枝,將其打造成一座高檔主題設計酒店。
(酒店走廊)
昔日的監(jiān)獄牢房依然保持著原貌,鐵門,鐵柵欄,黑與白的世界。各種與監(jiān)獄相關的元素都被用在了酒店的設施上:洗浴池是一個長水泥臺,刷牙的搪瓷缸子,背后印著囚犯編號的浴袍,咖啡和茶包也都裝在印著囚犯號碼的鐵盒上,沒進過號子的可以在這里體驗了,只是,比真正的監(jiān)獄要舒適多了。
(印著囚犯編號的浴袍) (印著囚犯號碼的鐵盒)
和荷蘭其它地方的設計酒店類似,分不同主題房間,設計上頗為有趣,比如“法官房間”,墻上掛著幅大大的照片,上面是頭戴假發(fā)的西方法官們的背影;身著律師袍的大律師們的照片則放在了“律師房間”,至于“看守房間”,則可以見到手銬等物品,對于普通人而言,體驗在牢房里冰冷滋味是件新奇而獨特的經歷,只是不知道有前科的人是否會愿意重溫一下過去的牢獄生活,估計住在這樣的房間里會做噩夢的吧。
(律師房間) (看守房間)
如今,Het Arresthuis已經成為了魯爾蒙德(Roermond)市的又一座特色建筑,而魯爾蒙德正是荷蘭歷史上最偉大的建筑師P.J.H. Cuypers的故鄉(xiāng)。荷蘭是個充滿創(chuàng)意的國家,地方不大,有趣的設計隨處可見,務實的態(tài)度下誕生了很多不可思議的作品,比如原本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監(jiān)獄,現在反而帶來了不少商機,人們選擇下榻監(jiān)獄酒店就是為了體驗這種另類樂趣吧。